攪團
將清水在鍋內(nèi)燒開后,逐量撒入極細的玉米面粉,以當(dāng)年新產(chǎn)的小金黃玉米粉為佳,用竹筷攪拌,此時灶中火要猛,直到攪成糊狀,然后蒙蓋一層新鮮潔凈的芭蕉葉或青菜葉,再蓋上鍋蓋文火蒸20—30分鐘,用大碗盛起;鍋內(nèi)打油湯,燒煮酸油菜湯,其油鹽調(diào)料如一般湯羹(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莖葉,洗凈,在開水鍋內(nèi)略煮一下,即撈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內(nèi),趁熱壓緊覆蓋閉氣,隔夜后即成一種酸味菜,可炒食,亦可煮湯食,其味略酸而鮮美爽口,并有一種特殊香味,羌民歷來皆愛食之。
據(jù)現(xiàn)代醫(yī)學(xué)研究,這種紫紅莖野油菜除富含多種維生素、氨基酸及礦質(zhì)營養(yǎng)外,尤含一種特殊的鐵素營養(yǎng),有助于人體造血機能正常運行,并可治療慢性造血功能障礙型貧血病,所以長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個個臉色紅潤,身強體壯);另調(diào)配熟油海椒、花椒粉、麻油、姜汁、精鹽、蔥絲、胡椒粉、醬油、食醋、味精等成調(diào)料,以小碟盛之。食用時,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湯,一碟調(diào)料,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攪團,趁熱用筷夾取小塊攪團,放入調(diào)料碟中蘸上調(diào)料,再放入口中食之,邊吃攪團邊喝菜湯。特點是麻、辣、燙、酸、香且清淡,富有營養(yǎng),老少咸宜。
豬膘
“豬膘”是羌族人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味食品,將豬勒死后,把肉割成小塊,連皮帶毛吊在屋梁上,用文火熏干制成。存放時間越長,味道更佳。吃時切成小塊和菜一起炒,加入花椒、辣椒等佐料。
喝咂酒
羌族釀酒的歷史非常悠久,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從事農(nóng)業(yè)。原因之二是,中華上古諸先帝先祖?zhèn)兊纳硎溃┯杏淼淖鍖偕钣涊d最明確,而且眾書一詞:禹生于西羌。而我國釀酒先圣儀狄是禹之臣,杜康是禹的后裔。羌族男人皆有海量,所以雖喜豪飲,但卻很少爛醉滋事。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。酒以青稞、大麥、玉米釀成,封于壇中,飲時啟封,注入開水,插上竹管,眾人輪流吸吮,因而稱之為喝“咂酒”。邊飲邊加清水,直至味淡。咂酒是種低度的醪糟酒。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,作為“祝酒詞”,然后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,可以每人插一長竹管于壇中,同時飲用。
羌族民間還有“重陽酒”、“玉麥蒸蒸酒”。孩子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