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自然博物館在天津市河西區(qū)馬場道的西端,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。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。原名北疆博物院,建于1914年,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博物館之一。占地2萬平方米,主體建筑12000平方米。新館展廳內外有完善的服務設施,三樓有電教廳,二樓有觀眾休息廳(博物館紀念品商店),還為殘疾人設置了無障礙通道及專用衛(wèi)生間。為方便外國朋友參觀,設置了三個語種的語音導覽機。
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動、植物標本及古生物、古人類化石約40萬件[1]。其中有200件模式標本被列為國家一級標本保存。在古生物標本中,古脊椎動物是重點,該館收藏動物群化石的完整和豐富在世界亦屬罕見。它們是研究古脊椎動物的進化及分類的重要依據(jù)。
在植物標本中,低等植物的菌類標本比較豐富,還存有國內比較少見的國外苔類標本。高等植物中還存有一部分法國高等植物標本。在動物標本中,無脊椎動物和昆蟲的模式標本較多。其中昆蟲半翅目標本收藏得比較集中系統(tǒng),軟體動物和蜘蛛標本收藏也較為豐富。
動物陳列通過對動物的外部形態(tài)、內部結構、胚胎發(fā)育、生態(tài)等材料的比較分析,說明動物與環(huán)境相互影響的原因與根據(jù),揭示動物從低等到高等,從簡單到復雜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。古生物陳列主要以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為主,配合一定的科學輔助資料,闡明生物演化的歷史過程。植物陳列以實物標本為主,同時配有照片、模型和生態(tài)布置,說明植物由簡到繁,由水到陸,由低等到高等的發(fā)展演變過程,同時揭示植物與人類生存和發(fā)展的密切關系。古人類陳列以人類的產(chǎn)生和發(fā)展為主線,以各階段原始人類的生產(chǎn)、生活為主要內容,用已掌握的原始人類遺存及有關資料來展示人類的產(chǎn)生和發(fā)展過程,說明自然界的一切(包括人類社會)是辯證地發(fā)展的。
該館還經(jīng)常舉辦不定期的小型展覽到各區(qū)、縣和各省市巡回展出。
開放時間
周二至周日9:00-17:00
地址
天津市河西區(qū)馬場道的西端